校外学科培训机构“倒了”,家长就会“躺平”吗?
据媒体报道,针对教培行业监管的“双减”文件(中办发〔2021〕40号文件)《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》已正式落地。部分试点市县已提前获悉相关政策精神,正据此继续开展监管工作。《意见》规定,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,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,严禁资本化运作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、休息日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。
这一监管措施的力度是史无前例的,这也意味着已经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,面临要么退市(如果只进行学科培训的话),要么剥离学科培训业务的选择。而除了禁止资本化这一禁令外,禁止利用节假日、双休日及寒暑假期开展学科类培训,也将让大部分培训机构难以维系。
这些监管措施组合拳,显示出国家治理校外培训乱像,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的决心。客观而言,校外培训机构在资本的推动下,大搞焦虑营销,刺激家长的焦虑情绪,把本来给受教育者提供差异化选择的补课班、兴趣班发展为“全民培训”,确实需要严格治理、监管。
需要指出,根据文件,对校外培训的从严监管,并非“一刀切”关停所有校外培训机构,而是要求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必须依法依规,在规定的经营时间内依法经营,不得进行提前教育、超前教育,同时,放开培训机构的非学科培训。这是让校外培训机构回到本应该有的功能定位上。
落实“双减”文件,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必须做出转变。一是选择退市、退出,假如校外培训机构的主营业务就是学科培训,那么,按监管规定,学科培训的营利空间被极大压缩,不能资本化,不能在节假日、寒暑假开展培训,因此已经上市的学科校外培训机构就得退市,如果再认为学科教育培训无利可图,则全面退出。
二是选择剥离、转型,上市的校外培训机构如果还有非学科培训业务,那可以剥离学科培训业务,以非学科培训业务上市。为生存与发展,培训机构必须进行转型,在发展思维上,要转型做教育,而不是追求做生意,在培训内容上,要转型做非学科培训,包括素养培训、成人培养、技能培训等。这将带来校外培训机构的大洗牌。
但对培训机构进行严监管,很难说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培训负担就会降下来。毫无疑问,从严监管校外培训机构,会遏制“全民培训”,缓解家长的培训焦虑。但是,如果不推进教育评价改革,全社会存在唯分数论、唯升学论、唯名校论,那很难把学生从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。家长和学生们会主动选择躺平吗?如果家长仍有培训需求,限制了公开、合法的培训,培训就会转到地下经营,家长请私教盛行。
这就要进一步疏导家长对校外学科培训的需求,一方面,在禁止培训机构利用节假日、寒暑假进行学科培训后,必须发展社区托管,给学生提供去处,否则,无法照看孩子的家庭就面临照看孩子的难题。而且,假期托管不能只是看护孩子,如果只是看护,那家长并不愿意送孩子去这样的托管班,而会选择请家教,或者送孩子到地下培训机构。
另一方面,必须切实推进教育评价改革,建立多元评价体系,拓宽学生的成才选择,淡化教育的分层功能,如果还是用单一的分数评价、选拔学生,并按学生的分数高低配置高中教育资源、高等教育资源,如中考后的普职分流变为普职分层,那我国社会的教育焦虑与教育内卷就很难消除。简单来说,只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,给学生创造多元成才选择,才能把学生从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。不改革教育评价体系,治理就会是治标不治本,按下葫芦起了瓢。
本文作者:熊丙奇
教育学者,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
来源 | 头条号熊丙奇看教育,本文图片来源网络
欢迎入群,加微信:math1221,邀请入群。加微信之前别忘了点在看
新东方存亡之际的内部会议:有人建议转型做托儿所 俞敏洪没忍住哭了
假期和周末不能上培训班后,给家长的五条建议
从整顿教培产业看中国治理与行业大政治
2021zp入营复盘及前三场真题汇总
唯一满分再现!6金!第62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成绩公布:中国总分第一,领先美国整整43分!
土豪的学渣儿子是怎么进入北大的?